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举行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古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。山东省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,本次藏书大会旨在宣传古籍保护理念,推动珍贵古籍走近公众。晒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习俗,既是文献保护的有效方式,也在当代衍生出“分享”的含义,成为知识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。孔子博物馆作为2019年首届中华传统
齐鲁网·闪电新闻9月27日讯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、知名藏书家,以及古籍收藏单位参加活动。“鲁壁重光: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”与“阅读的风景——藏书票文化的艺
人之一生,从虚无中来,向寂静中去,来时两手空空,去时亦无法携带一物。这道理,人人都懂,可真正能参透的却寥寥无几。世人多不肯信,或信而不肯行,依旧在名利场中奔忙不息,在富贵路上追逐不止。街市之上,人潮涌动,皆为利驱;官场之中,尔虞我诈,只为权争。有人捧着金银,以
他这次没有讽刺我,从位子上站起来,表情变得逐渐严肃起来:“你是认真的?”
本文约400字,阅读约需1分钟在贵州的深山里有这样一位 “特殊” 的守护者他身坐轮椅却用 37年的坚守为山村架起了一座知识与希望的桥梁本期直播嘉宾不仅是 8000 本藏书的 “灵魂摆渡人”更是全国自强模范明天下午4点“积善贵州”直播间将带您走进他的世界聆听他与
商标以“青铜铭文的古韵、羊角图案的象征、书法字体的历史感、拼音的国际化、篆刻印章的仪式性”为核心表达,既传递了“藏书羊肉”的地域特色和品类属性,又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美学价值,标志着藏书羊肉产业将迈入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九江襟江带湖,枕庐阜而控鄱湖,自古为“三江之口、七省通衢”。这片土地不仅有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雄奇,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恬淡,更有白居易“浔阳江头夜送客”的婉转,苏轼“舟中贾客莫漫狂”的喟叹——山水与人文交织,历史与当下共振,构成了吾乡独有的精神特质。在这个专栏里
文汇阁,位于扬州市丰乐上街天宁寺旁,是清代七大藏书楼之一。有清一代,扬州极尽繁华,因为在这里形成了清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——盐税。清廷对盐务十分重视,康、乾二帝屡次南巡也必经扬州,因皇家亲临,盐商修建了天宁寺行宫,康熙帝六次南巡,有两次驻跸于此;乾隆帝六次
沈巍老师其实在 2020-2024 年有过一段正常的生活,在自己的房间里也收拾的很干净,自己也穿的很干净。房间里的一面墙都有他的藏书,自己不仅平时喜欢写字读书,还会拍摄视频去解读一下自己对文化的认识。
在南京近代商业史与文教史上,甘国栋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。他不仅是开创南京现代百货先河的“百货大王”,更是一位倾尽家财、痴心教育与典籍收藏的儒商巨擘。他的人生轨迹,完美诠释了甘氏家族“兴实业、重诗书、行公益”的家风精髓,为后世子孙乃至整个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与物质
七八年前,得到了一部油印本的王謇(1888—1969)所著的《续补藏书纪事诗》,遂请王謇曾孙王学雷为之题跋。跋里感慨,他家原藏有此书的清稿本,不慎流落别处,相见无缘,但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:鉴于此书已出版本存在不足,王学雷“乃发宏愿,详为校证,期于尽善”。如今,
新生入馆教育是学生了解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重要途径,是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,适应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。为让新生尽快熟悉和利用好图书馆,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和教育职能,图书馆联合校团委开展“走进图书馆”迎新活动。
湖州版本文化是中国版本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,其以雕版印刷的精湛技艺、藏书文化的深厚积淀、书船流通的独特模式,构建了著书—刻书—藏书—流通的完整文化生态,创造了中华典籍传承最有代表性的江南范式。
福建素称“海滨邹鲁”“文献名邦”,古代仅《四库全书》中就登记闽人著述一千余种,而一些未收录“四库”及清乾隆以后的闽人著述更不胜枚举。正是有这些典籍,才使福建文化事业之花开得愈加灿烂。丰富的藏书是文化传承所凭借的重要条件之一,文化的推进与发展离不开藏书事业的支持
中国古代藏书的千年积淀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给养,更孕育着古典学术文脉。藏以致用,通过对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、传递、校勘、记录,藏书家为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“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其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其赤。”这句古训恰是莫壮权人生的真实写照。出生刚满8个月,一场突发的小儿麻痹症侵袭了他年幼的身体。高烧不退、双腿剧痛。因家贫如洗,父母借遍亲朋仍凑不齐治疗费,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双下肢神经坏死,彻底失去知觉。
9月13日,“我陪孩子读经典”全民阅读活动——“与阁主大大甬敢沪动一下”,于上海和平书院·少儿馆温馨启幕。本次活动由宁波广播传媒携手和平书院、大隐书局联合主办,以“我陪孩子读经典”为核心锚点,深度融合宁波“书藏古今”的千年藏书文脉与全民阅读品牌创新。通过沪甬两